新闻详情

走近以色列(日记摘录)——奥思达干细胞 周萱

   一直以来我对以色列的印象就是神秘。

      首先以色列国家名称就与众不同。脑海中的记忆就是小时候看电影前的新闻和后来电视中不断出现的巴勒斯坦平民不停地扔石头,以色列士兵手持卡兵枪对峙及坦克前行;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头戴的一大堆头布;在美国政府研究部门工作时,路上偶尔见到但印象深刻的头顶戴着很小的帽子,表情严肃的犹太人科学家,但接触甚少。

      在美旅居期间,经常有教会人员上门手拿《圣经》进行传道,但从来没有细致拜读过,总觉得离我们的生活相距太远,此次以色列之行使我得闲粗阅《圣经》的故事,受益匪浅,进而了解了一个民族发展的脉络。

      直到出发前还想查资料,以色列究竟是属于哪里,亚洲吗?如是,好像以色列从不参加亚洲运动会或其它活动,否则阿拉伯国家也会拒绝参加和抗议。以色列属于中东地区,却是与周边阿拉伯穆斯林格格不入。

      随着刘延东副总理参加中以两国成立创新研究委员会和签署备忘录活动,及接下来的以色列**届全球创新大会,使我有机会进入此国度,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并心生敬意。

5月18日凌晨四点飞机抵达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接着由西北向东南横穿叶子状的以色列,奔向“死海”。

     《圣经-旧约》曾提到,摩西带领被放逐的犹太人,逃到死海地区便消失了,这给死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死海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死海是世界上*低的湖泊,也是世界上*咸的湖,极少有微生物,我们在“死海”里浸泡了三十分钟,无论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全部被漂浮起来,但想站起来却很费劲。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

      在此逗留了两小时后,随着刘延东副总理的步伐,我们进入了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参加了一系列公务活动。




       在此逗留了两小时后,随着刘延东副总理的行程,我们进入了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参加了一系列公务活动。在车里我手拿地图,听着解说,看着窗外实景,对以色列的理解不断加深。

以色列国家不大,其南北方向八小时,东西方向三小时车程。南为埃及,北邻黎巴嫩和叙利亚,西邻浩瀚的地中海,东接死海和约旦。以色列的东侧约旦河西岸及加沙地区是巴勒斯坦人的主要居住区,也是民族冲突的地带。美国国务卿己来以色列十二次推进中东和谈,克里很天真地希望多来访几次会促进巴以合谈联合管理。而却不知以色列的历史复杂,民族问题极其棘手。

       当我们了解以色列苦难的过去,就不得不感叹以色列历史上多灾多难,列强入侵被杀戮,多次被赶出家乡,被迫移居。因此,它们比任何民族更珍惜国家的概念,更加热爱和平,更加团结向上,坚韧不拔,不屈不饶。



      一直认为以色列以前没有国家是抢占了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地盘,太强权。而近几天查史料,却发现记载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想了解犹太人还必须要静下心来研究其历史发展脉络,否则即会得出片面错误结论。

      以色列王国曾遭亚述人侵占,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后来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接着又被波斯人强占,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后因国家内乱被罗马帝国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终,罗马人焚毁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

  从公元七世纪始,苦难深重的以色列先后被阿拉伯人、塞尔柱克人、十字军、马穆鲁克人、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和英国人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征服者所建造的王宫殿宇是他们统治这片故土的历史见证。

       二战期间,纳粹残忍地杀害了约600万欧洲犹太人,其中包括150万儿童。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结束,经历支离破碎没有统一国家归宿的犹太人盼望有家可回,结束这无休止的流离,随即宣布建国,并很快得到联合国的认可。




       以色列道路通畅,但是路面很窄,路上几乎见不到好车,据以色列人讲他们经常买二手车,很少买新车,在路上行驶和停在路边的车有很多被碰撞的痕迹;以色列人也极少像中国人那样大手大脚的请客,包括朋友之间的往来。由此可见以色列人极其勤俭持家。以色列人口也确实不多,据去年统计,以色列刚到800万人,其中200万是非以色列人,犹太人占四分之三,阿拉伯人占四分之一。

       一路上还见到众说纷纭的,漫长绵延的巴以隔离墙,如同中国古代中原地区防匈奴入侵修建的万里长城一样,有些上面还有铁丝网。其实被外界媒体误传,此墙是有出入口的,主要是避免巴勒斯坦人袭击,特别是高速公路。如此现代的高速公路就建在了满目是丘陵、荒山、盐碱地上。真奇怪以色列资源如此匮乏是如何迅速发展的?




      就是这样一个可利用资源不多的地区,竟然在1948年建国后战乱不断,先后五次中东战争,**次是建国不久即遭到阿拉伯五个国家的围剿,四次胜利,仅一次赶上斋日,已饿了几天且无准备,以失败告终。当然每一次以色列的胜利均扩大了相应的领土。

      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原因,以色列犹太民族对中国知恩图报,一直毫无怨言地帮助中国,无论中国在巴以冲突立场上怎么谴责以色列和不友好。尽管已过了半个多世纪,我们还在研讨会上,非常感动地听到以色列官员和科学家提及二战期间,中国上海等地收留了上千犹太人,避免被杀戮。如此知恩图报的民族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交往的民族。



      参观以色列**的药品物流公司SLE,这是一家拥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公司,年销售200亿美元,项目经理给我们做PPT前的**句就说,我们这里很大,但我们会尽可能****产生效率!



      耶鲁撒冷呈现在面前,就是这块土地,多少人为之而战!此地约80万人口,分老城和新城。行走在迷宫样的街区里,一边观赏古迹、一边浏览无数巴勒斯坦人的摊位所展示的浓郁的异国风情的物品,同时也惊异地发现很多去了面纱的阿拉伯妇女美若天仙。



      沿着当年耶稣受审背负十字架的足迹,在小巷里行走,心情压抑,左侧是基督血肉模糊的手扶墙壁时留下的手印。《圣经》里的故事也因此活灵活现地浮现出来。在耶稣被宣判和被钉在十字架,及复活的圣墓周围,挤满了虔诚的朝拜和来自世界各地游览的人员,里边较黑暗,墓顶上的光束照在人们的头上增强了神秘和神圣感......



       楼上面不大的圣殿已被几个不同的教派瓜分,宗教的力量凝聚着分散在全世界的犹太民族。几千年来无论外国列强如何毁寺,如何驱逐犹太人,都无法磨灭其心中的信念和梦想。靠勤劳智慧,勤俭精明,依靠创新,高科技,以色列在一片资源缺乏的山丘,沙漠和盐碱地里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并已进入世界优秀民族和强国之林。



      我们下塌在浩瀚的地中海之畔,几十步即可走到沙滩上。朝看地中海蓬勃日出,辉煌灿烂;暮送夕阳西下,炫丽壮观。坐在海边岩石上,思绪万千,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普希金的《渔夫与金鱼》,一齐涌现出来,其实大海的壮观应有更多的杰作才是。小时候很喜欢读英国诗人拜伦的浪漫爱情诗歌,特别是《雅典娜的少女》。

      印象中衔接欧亚大陆的地中海充满着浪漫风情,盼望着有机会能畅游地中海,尽情尽兴,而如今梦想成真,我就倚偎着你,聆听大海潮起潮落,浪奔浪涌,飞机和海鸥飞来飞去,万顷碧波荡着帆船。




      一次以色列之行,肃然起敬,充满感动,感慨和振奋....... 感动是因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犹太人依然念及中国人二战法西斯大奢杀时的救命之恩,并以涌泉相报;感慨是面对世代民族宗教之争,何时能圆满解决?振奋是因看到以色列不禁想起同样盐碱地环境的美国拉斯维加斯靠建造赌城发展带动一方经济,而以色列靠科技创新靠勤劳节俭打造了如此现代化城市。真诚地祝福历史上苦难深重的犹太人国泰民安,也真想建议中国政府给些政策,让犹太人帮助去开发我国的大西北盐碱地,沙漠地带,变废地为宝,且不亦乐乎?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